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远志-《兴汉室》
第(2/3)页
他能这么轻描淡写的与曹操介绍,其实是早在觐见皇帝时,近距离的见过一次,当时便称奇不已。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才断定南北军横扫天下之势不可阻挡,无论是换哪个将领,都无法取代皇帝在南北军心中的地位。
曹操对此不免心生好奇,只是看郭嘉神秘的语气就知道这定又是皇帝的手笔,他不止一次的感慨了:“只恨我不得早一日面见陛下,若非天佑汉室,焉能有此英惠之主?现在想来,当初灵怀皇后孕时,屡服猛药而胎稳不动,又数次梦见负日而行,可见诚乃天赐。”
这个故事的来源并不可考,起初人都当是笑谈,可越到如今,就越有人信以为真。
郭嘉略叹一口气,似若无意道:“孝武皇帝未诞时,孝景皇后王氏也是梦日入其怀。”
曹操讶异的抖了抖眉,不再说什么。
安平国,武邑。
就在曹操上疏请求增派乐进随军西行被皇帝准许以后,他立即打点兵马,率部沿黄河西上,至清河汇合夏侯惇以后,便一路全速西行而去。在此期间,荀攸也见到了自称无依无靠,赶来请求托庇的郭嘉。
“天子突然下这样的任命,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后想起来却合乎情理。像他这等割据一方的藩臣,自当要学会接受朝廷的予取予夺,你看那刘备、孙策,一旦反正,谁还敢留恋着徐州、江东及旧部不放?刘备更是诏书一下,即可封锁府库,只携张飞等旧部、余者皆留下恭候调令,不敢有丝毫怠慢、片刻拖延,孙策虽仍在淮南,但亦不远矣。”荀攸缓缓吐了一口气,看了眼曹操写给他的信件:“兖州诸地、青州强兵都是曹孟德的心血,远非刘备、孙策所能比,要想割舍,实属不易。可他却没有丝毫犹疑,这却是让我心服的地方,此人真无愧枭雄之姿。”
“陛下调曹公深入并州,援助羌乱,是陛下对曹公的信任。这其中有好有坏,不可尽言,皆在陛下之心。”郭嘉低声笑道,众多士人中,除了贾诩,也只有他敢与正经严肃的荀氏玩笑了:“荀君也是,一句也不肯提点他,在陛下面前,居然反其道而行。”
荀攸不禁正色,轻轻摇头道:“我到底是陛下的臣子,理应为陛下谋事。曹孟德虽有雄才,但如今步步凶险,既已在我等的助力下顺利反正归附,又有自立谋生之心。那么此后他能走多远,都要看他自己。”
郭嘉扬了扬眉,有些意味不明的看了荀攸一眼,他觉得很多人涉入朝堂久了,会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尤其是在这个将会比以往还要激烈的朝堂中,冷静精明的计算会是越来越多的人所必备的特质。
可这偏不是郭嘉所喜欢的,所以他随性、散漫,欣赏用兵冷静凌厉的曹操、欣赏酒醉吟诗时慷慨豪放的曹操、欣赏感怀故友而独自忧郁的曹操。只有这样人才是复杂的、多面的,才会让冷漠的朝堂多一点暖。
“曹公既选择去西北,就只需在那里等陛下大胜凯旋了。”郭嘉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案,声音轻盈:“我观陛下对其抱有厚望,往后的路必将越走越宽……还是那番话,对此人,不能再抱着驾驭烈马那样的用心了,互结盟好,才是长远之道。”
荀攸拿起茶碗喝了一小口,淡淡道:“这个道理我自是明白。”他似乎不想过多的谈论这个关于以后的话题,这个事情就连计略深远的他都深感头疼,斗不过,又不敢斗破,只能最大程度求妥协。
他轻叹了口气,忽然看向百无聊赖到把桌案当乐器的郭嘉,道:“你既不随军去并州,又不留下替曹操照看臧霸、于禁,充当信使,跑到军前来做什么?”
“我能拿于禁他们有什么办法?我身体孱弱,颠簸不得,只好来荀君这里躲清闲了。”郭嘉撇了撇嘴,其实以他军师祭酒的身份,还是很能指挥得动于禁等一行人的。就算新任监军使者来了以后,也多少要给他几分面子。可他一半是躲懒,一半是要彻底替曹操与此地脱离关系,所以才将这块摊子甩给太史慈。
“你如此随性,别人是可以劾奏你擅离职守、贻误军机的。”荀攸有些不高兴对方不把任何事放在心上的态度,哪怕他总是有十足的把握,也会让人觉得他态度散漫。荀攸仗着比他年长,不免责备道:“要是太史慈镇不住臧霸、于禁那些部将,出了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