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劝惩勉进-《兴汉室》


    第(3/3)页

    “那你就留在我帐下吧,徐州兵险,那个地方谁也保不了你。”徐晃毫不客气的替关平下了决定,他曾抚养过对方一段时间,情同亚父,这份庇护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以如今的局势,河北暂且不论。袁术携重兵赴徐,欲与袁谭合兵,曹、刘二人皆在东海、下邳一带抵御。你年纪尚浅,去了也不抵用,倒不如留在我麾下担任都伯,淮南空虚,正是你建功之时。”

    徐州那滩浑水,就连刘备本人都不知能否脱身出来,自己还是不要再把关平往泥淖里赶了。

    关平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回忆来时父亲的言语,似乎也没有要他回去的意思,反倒是一副任由徐晃处置的态度。他想徐州或许形势紧急,就像他父亲当年孤身远逃外地,看顾不来,只得留他托付徐晃一样。

    安排好了关平,徐晃独坐帐中,将这件事的原委写就奏疏,放入缣囊之中,准备呈交皇帝御览。然后又静思片刻,只待吕贡忍不住揭帐看了几次后,才出声吩咐人去请周瑜。

    周瑜仍是身着戎装,风姿倜傥的从帐外走进,见徐晃先行了礼:“见过将军。”

    “战衅一开,便是敌非友,周郎难得随军至此,可莫忘了要事。”徐晃特意点醒道。

    周瑜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件,展开递给徐晃:“在下早已备好,还请将军过目。”

    “周郎倒是直白。”徐晃目光一扫,很快看完了书信的内容,将其折好,又递了回去:“我本不欲插手此事,朝廷有怎样的考虑我也不懂。但孙策之归附,于此战、于国家是大为有利的事情,所以我不得不过问一二。但愿此信过去,孙策能迷途知返,襄赞兴复大业。”

    徐晃凡是提及上面,口中永远只有‘国家’、‘天子’等字眼,可见他对皇帝的一片忠贞。周瑜这回难得从对方嘴里听到‘朝廷’两个字,不禁抬眉多看了他一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