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九五之尊仰天狂笑-《大唐逍遥地主爷》


    第(2/3)页

    穿了铠甲的秦琼与往日大不一样,威风凛凛气势逼人,杀将的威猛霸道,显露无疑,许多文官都情不自禁的底下了头,不敢与这杀人无数的凶人对视,秦琼与文物官员点头致意,一路去到陛下身边站定;

    “臣拜见吾主万岁,恭请福安,请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李世民诧异的看着手下爱将;

    “爱卿免礼。”

    “谢陛下。”

    “这又不是出征之日,也不是去平定贼寇,爱卿何以全身披挂而来?”

    “回陛下,虽说天下大定,然兵者国之利器也,岂能荒废,臣想着儿郎们若能保持战力不减,陛下有用之时,随时可以拉出去威慑四面,为陛下扫荡八方铺平道路,所以臣的大营里,时不时的就有演武一场,

    今日正在荒野里排兵布阵,大半数儿郎皆有行动,是以臣也不好落下,随着儿郎们奔走,闻听陛下召唤,不敢耽误丝毫,是以来不及更换,惊了陛下,请陛下治罪。”

    秦琼的一番话说的,跟过来那一群武将也频频点头,李世民更是眯着眼睛,笑的合不拢嘴;

    “好好好,爱卿何罪之有?正该如此,虽说天下安定了,可是四方蛮夷却多有不服,东北高句丽蠢蠢欲动,草原上东西突厥狼子野心,吐谷浑贼心不改,西南吐蕃也在聚集政权,军权,

    诸位大将军们可不敢懈怠,要时刻警惕保持战力不退才好,他日若是哪方有用,拉出去就叫那些贼子们知道我汉人的威猛,势不可挡!”

    李世民看到秦琼的一身甲胄,骨子里好战的基因立刻就被点燃,越说越来劲儿,仿佛下一刻又要带兵出征,砍杀四方一般,一群大将军也是听得内心澎湃,哄然应诺。

    李世民顿了一下,看过手下一群爱将,提起胸膛的气息大声喝道;

    “若是有贼来犯,诸位老兄弟可还敢出战否?”

    尉迟恭须发皆张,扯着嗓子暴喝出声;

    “陛下,前年突厥野人来犯,臣还没有砍杀过瘾,陛下若是有令,老臣愿为先锋,先砍死他一千贼首,为陛下开路。”

    牛进达一刻也不想输在人后,立马上前一步,拱手拜下;

    “陛下但有所需,臣便率领手下一万儿郎,为陛下扫荡四方!”

    程咬金最是好斗,跨前两步扯着他那大嗓门吼道;

    “陛下,臣手下那一万精兵也是月月都有操练,日日不曾停歇的,拉出去就能得胜,陛下何惧那高句丽小儿乎?陛下若是有烦恼处,臣愿提本部儿郎,先去砍他高句丽小儿,一个个措手不及,为陛下分忧!”

    一向稳重的兵部侍郎李绩也忍不住开口了;

    “陛下随时有需要,臣愿效犬马之劳。”

    “陛下!那押送粮草的事务老臣最是拿手,若是把粮草重事交给老臣,保管不叫陛下失望的……”

    “陛下,臣愿为左军。”

    “陛下,臣愿为右军……”

    李世民看着一群大将军依然还是和当初那般,勇猛前进,豪迈不减当年,直高兴的他心里开花;

    “好!好!好!诸位爱卿还是当年那样的威风,好……”

    这边没有过去凑趣的文官,有许多都是一脸不想看的表情,其中一个嘴里小声嘀咕着;

    “这群大将军们,说的倒是激情四射,像是明天就要出征一样,打仗不要钱吗,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哼!”

    “可不是嘛,王兄说的颇有道理,他们嘴皮子一动,就想调动大军出去厮杀,不要粮草了?不要瑙重?样样都得花钱的,随便一场仗不得几百万贯?”

    “武夫,岂能知道咱们在后边累死累活的组织银钱,绢帛,粮食……”

    大理寺少卿戴胄打断了众人的埋怨,朗声说道;

    “诸位同僚,都别说了,过去看看吧,陛下都看过来两次了。”

    一群文官摇头晃脑的来到这边,站在武将的外围,只听皇帝陛下仍然在继续说话;

    “这打仗也不是嘴一张就行的,没有银钱绢帛和粮草,咱们大军操练的再厉害也无法调动十里之外,这自古以来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多么重要,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还好有能人出世,打造了新的铁犁,交由书宝带来。

    但宫里也没有见过此物,不知具体如何操作,是以今日,朕把秦爱卿从大营里调来,咱们君臣当场试耕一番,看看到底效果如何,来人呐!准备祭祀之用度。”

    “诺!”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宫人忙碌起来,忙活了好大一会儿,才准备就绪,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祭拜天地,再拜五谷大神,一直忙碌了一个时辰才结束春耕祭祀的活动。

    李世民大手一挥,旁边的内侍就抬起犁头,拿上木套木架,又有两个人牵着两头壮牛,走向那几亩皇帝耕种的田里。

    李世民拉着秦琼走在最前头,一边走路一边小声说话;

    “爱卿,这犁头拿来一夜了,朕查看了半夜,都没看出什么厉害之处,如此古怪的东西,当真能与爱卿说的那般,比两头牛耕地还要快上许多?”

    秦琼知道皇帝的想法,这许多人看着,若是言不由实,那可是丢失脸面的很了,也不能怪陛下左右摇摆,这种古怪的犁头弯曲成这样,

    竟然还说比那直来直去用了千年的犁头更好用,换做谁都是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个时候,陛下需要的是充分的肯定,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迟疑。

    “启禀陛下,此事千真万确,臣相信那李大郎的话,且臣那日晚间连夜派了几个人下去蓝田,亲眼见证了这新犁的厉害之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