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波洛火了-《全职艺术家林渊》


    第(2/3)页

    而当大家选择第一种结论,凶手无罪,波洛摘下帽子?    鞠了一躬,宣布他退出此案?    并在雪地里缓缓转身离去。

    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

    这是波洛第一次分不清?    但却迷倒了无数读者!

    大家似乎看到雪地里那道孤独前行的背影,一边走?    一边思考……

    事实上?    看过《罗杰疑案》的读者?    都非常清楚波洛是一个多么骄傲,多么有原则的人。

    大家习惯了波洛的睿智和神断案!

    能让他说出“我无法做出判断”是不可思议的。

    就像他最终退出了案件一样。

    因为不可思议,所以读者们才能感同身受到波洛的煎熬与抉择!

    这一刻,波洛已经成了无数人心中认可的大侦探!

    要知道,“世界著名大侦探”是小说作者赋予波洛的设定。

    作者的笔,可以在小说里随意的设定,什么全世界最帅的男人,全世界最美的女人等等。

    三流的作家,自己设定自我意淫。

    顶级的作家,故事和设定一出,读者集体高潮,仿佛真有那人似的。

    这叫笔力。

    所以要让读者承认“波洛是世界著名大侦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楚狂轻松的做到了——

    两部小说足以。

    用《罗杰疑案》埋下了基础和伏笔。

    用《东方快车谋杀案》打开了口碑和认知。

    未来波洛的故事也许还会继续,但到了这一刻,波洛这位放过凶手的名侦探,已经迎来了在读者心目中的大红大紫!

    当然。

    猜谜爱好者也被照顾到了,就像这条评论说的:

    “永远猜不到楚狂老贼的套路!最为可恨的一点在于,楚狂老贼信誓旦旦地给出了极为复杂的设置,甚至连车厢简图和人物行动时间表等等都列出来了,在我绞尽脑汁的画满一张纸后却突然甩出了他新发明的不可能犯罪模式!!”

    是的。

    有很多读者在阅读《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都试图比侦探早一步找出真相,那是推理爱好者阅读此类书籍的一大爱好。

    可当大家看到结尾,震撼的同时,却都傻眼了。

    你是不是犯规了啊!

    楚狂,竟然又完成了一种新的推理模式!

    凶手竟然足足十二人!

    当然要“竟然”,所有车厢的乘客们集体的合起伙作案,互相帮忙掩护,提供不在场证明,直接导致所有证词都可能是假的。

    这特么谁能想得到!?

    正常人的思维定式,不都是凶手只有一个人么?

    偶尔有合伙作案的,最多也就两三个人不是么?

    可在这部小说里,一切常规的推理方式都不对,结局根本就是全!员!善!人!

    同时,全!员!凶!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