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糟粕的恶果-《横明》


    第(2/3)页

    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而十分不幸的是,随着历史的进程,朱熹的理学在明末成为主流。

    所以明末的知识精英很多都是自私自利的伪君子。

    而儒家文化里边的这些糟粕部分,说起来能算是汉奸文化的源泉。

    理学思想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很容易变成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

    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末是历朝历代汉奸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

    当年八旗军攻陷南京,南明官员成群结队请降,扔在八旗将领门口的官员手牌堆成山!

    而在历史上,东林党著名大儒,现在还是一个小官的钱谦益。

    更是因为“水太凉”不肯以身殉国,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一个风尘女子有骨气。

    这样的汉奸文化,便是影响凝聚力的根本。

    如何解决?

    本来应该是个很难的课题,但是在方书安面前,并不是。

    因为历史的发展,已经告诉他,什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理答案。

    文化凝聚力遇到侵袭时,就得依靠一个坚强信念来重塑民族的凝聚力。

    那么,如何去有这样的信念?

    那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故事。

    当年,元太宗窝阔台汗派遣拔都率军征伐欧洲。

    当时,还没有俄罗斯的概念,在伏尔加河以西的广阔疆域上分散着无数个不同民族的小公国。

    这些小公国的军队面对蒙古大军节节败退,拔都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保加尔、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

    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封地,后来叫做钦察汗国或者金帐汗国。

    拔都将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萨莱城。

    后来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庞大的蒙古帝国分裂成四大汗国。金帐汗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也就是俄国的前身。

    说起来的话,被金帐汗国支配的时期,算是俄罗斯的黑历史。

    广阔的疆域上,上千万俄罗斯以及其他民族人民被几万蒙古人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统治两百多年。

    没有核心凝聚力的情况下,数量优势没有任何作用。

    等到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伊凡四世自封沙皇,改国号为俄国。这才形成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