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伙计...这...”希尔克教授睁大了双眼,盯着眼前全新的内容,想要夸赞徐茫的话突然被卡在了喉咙处,他发现任何词汇都无法形容此时的徐茫。 天才? 不不不, 世界上存在很多天才,可徐茫绝对不是其中一员,他是超越了天才的存在,所谓的天才在他面前,只有无尽的黯淡。 “看来...” “从今天开始,人类对远距离天体的观察,将再进一步!”史密斯教授看着屏幕上的内容,不由感慨了一句。 “原本以为就此结束,但没有想到,好戏刚刚开始!”史密斯教授转头,冲自己的老朋友说道:“老朋友...看懂了吗?” “当然!” “这是在组建一个庞大的透镜异常网络,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希尔克教授说道:“当然...最终解释权在徐茫那里。” 终于, 徐茫结束了计算,默默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了报告厅,这一刻...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他。 “或许...” “你们感到很好奇,为什么会多出一大截的计算过程。”徐茫笑呵呵地说道:“这是给你们的惊喜。” 话落, 引起在场所有人一片好奇,许多人依旧处在迷茫的状态,看着大显示屏上所出现的算式。特别是最后那一部分,这到底是什么内容? 此时, 徐茫还欠别人一个解释。 “咳咳!” “引力微透镜理论,到此算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徐茫认真地说道:“或许有很多人还处在迷茫阶段,特别是针对后面的计算过程。” “但是没有关系,接下来我会解释,最后一段的内容。”徐茫笑道:“由于微透镜事件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重复,这使得后续再观察几乎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番话, 所有人点点头,这的确是一个缺点,引力微透镜事件只是一次性的产物,虽然它会改变人类观察超远距离天体的方式,但是很多情况下,只能观察一次而已。 还有一点...微透镜也无法对行星的大小做出准确的估计,轨道性质也很难确定,因为唯一可以直接用这种方法确定的轨道特征是行星的当前半主轴。 也就是行星的偏心轨道只能探测到它的一小部分轨道而已...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状况,我突发奇想...建立一个全球性透镜异常网络,这个项目能够提供近连续的观察,以观察由与地球的质量一样低的天体所引起的微透镜事件。” 话落, 徐茫点开一个文件,顿然大显示屏上出现了一颗地球模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地球上有很多红色小点。 配合着模型, 再加上理论的解释,不费吹灰之力,所有人几乎明白了徐茫想要做什么。 这... 这绝对是跨世纪的项目! 需要全世界许多国家通过参与,才能实现的一个伟大壮举,这一刻很多人激动的站了起来,为徐茫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持续了有一分钟之久。 “徐教授?” “能不能问一个问题?”一位年轻小伙举起手,冲徐茫喊道。 “问吧。”徐茫笑道。 “全球性透镜异常网络只是解决了观察的持续性问题,但是如何才能确定观察天体的基本特征?从理论上来判断,引力微透镜似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位小伙的提问很尖锐,直达徐茫的要害部位。 在场所有人齐刷刷看向了徐茫,面对这个如此尖锐的问题,他会做出什么样的解释? 面对好奇的目光, 面对众多的镜头, 徐茫淡然一笑:“引力微透镜无法解决...但是其他办法可以!”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