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气密性分析离不开软件的帮助,在量子分析软件的流体动力学分析下,徐茫基本可以断定,本次的研究项目大功告成,现在就差采购方选择了。 离开实验室, 徐茫给朴教授给了一个电话。 “喂?” “朴教授?”徐茫笑着说道:“我是徐茫。” “徐茫。” “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朴教授问道。 “没什么。” “您要求的材料,我已经研发完毕,是两种改性后的普通材料,玻璃钢和渗氮处理过的316不锈钢。”徐茫笑呵呵地说道:“改性后的这两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满足文件上的所有要求。” 朴教授愣了一下,急忙问道:“这...这就完成了?” “对啊。” “通过量子分析软件,加上流体动力学分析,不是很难的。”徐茫笑道:“不过对材料的改性倒是有些难度,我们花了很多天才完成。” 朴教授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徐茫简直太快了,他是最晚被通知的人,但却是最早拿出方案的。 “朴教授?” “应该不需要实体材料吧?”徐茫好奇地问道:“如果要实体材料的话,对不起...没有。” “不需要。” “你只要上交材料方案即可。”朴教授说道。 “好的!” 挂断电话, 徐茫对资料进行了整理,随后发到文件上所写的专用邮箱里,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最终的结果。 “醒醒!” “结束了。”徐茫轻轻拍了一下刘卓,看到他双眼带上血丝,不由苦笑道:“赶快回去睡觉。” “啊?” “结束了?”刘卓愣了一下,迷茫地说道:“哦...徐教授再见。” 看着刘卓离去的背影,徐茫思考了许多,打算从之前积攒下来的研究经费中,拿出一点补偿给刘卓,的确辛苦了。 在之后的几天, 徐茫有些等不住了,给朴教授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关于材料是否通过事情,结果被告知最快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让徐茫有一些崩溃,因为最近他很无聊。 “朴教授?” “为什么这么慢啊?”徐茫问道。 “你总要给别人一点缓冲的时间吧?”朴教授无奈地说道:“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你这么迅速的,而且我是负责找人的,不是负责审核的。” “哦...”徐茫笑嘻嘻地问道:“那是不是意味着连开后门的机会都没有了?” “你这小子。” “怎么?”朴教授笑道:“你还想走关系啊?这可是与国际合作的项目,岂能胡乱。” “开玩笑的。” “我这人一向刚正不阿。” ... 这一天, 《nature physics》的最新一期发刊,徐茫的《准周期震荡信号在黑洞的利用价值》正式出现在刊物中,然而反应却是平淡无奇,因为最近他被人工智能给欺负了。 在前不久, 《nature》的封面刊登了清大在人工智能和芯片的最新突破,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驱动的“无人驾驶自行车”。 一时间, 新闻铺天盖地,直接把徐茫的风头给盖过了,也直接导致《准周期震荡信号在黑洞的利用价值》关注度为零的事实。 “好了好了。” “别气啦!”杨小曼一脸无奈地看着被窝里的徐茫,无奈地说道:“快一点过来吃饭,要听话...快一点。” 第(2/3)页